台灣精神的代表,田野、天空、人情味組合起來的農村色盤--無米樂‧茄芷小棧(台南後壁)

每回到鄉間探訪,最讓我感動的不是甚麼特別的產物,而是一個個溫暖笑容的臉龐,他們堅持著傳統,做著很平凡的事,只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台灣精神的本質

本來都已經可以退休的年紀了,卻為了一份責任與信念,拿出積蓄,繼續讓小農村裡好不容易成為代表的茄芷袋能夠繼續下去~

沿著芳榮米廠前方的路往新營方向走,會看見這麼一間錯落著紅藍綠三個顏色的紅磚厝在路邊,顯眼的讓你不得不看見她~

紅藍綠三個顏色的組成,是鄉下孩子一定不會忘記的顏色,阿嬤一大早出門採買,總是背著一個這樣顏色的袋子,在菜市場裝的滿滿的回來

一早拿著農具鋤頭出門的阿公,腳踏車或是野狼的手把上,也掛著相同顏色的袋子,裝著務農需要的工具,緩緩的在田間小路間移動著

這就是我們對茄芷代的印象,是人情的紅加上田野的綠還有鄉村天空的藍所組成的,但他一度幾乎要消失在我們的記憶當中

約莫6年前,施大哥接下一個勞動部的案子,在菁寮發展在地產業,大家左思右想,跟米倉的農村菁寮最搭配的就是茄芷袋了,而茄芷袋也不僅代表著菁寮

也是全台灣農村最經典的代表物品之一,於是結合了各界的力量,開始發想茄芷袋的可能~

在產官學界與在地的共同努力之下,茄芷袋變身了,不再是芷能裝滿農產品與農具的耐用袋子,搖身一變成了飲料袋,背包,斜肩包,護照包等等的用途

施大哥說:「有一次拿著護照套在國外機場,結果引來幾個人的目光,走過來跟我說:『你好,我也是台灣人,好久沒看到這樣的顏色,真是懷念』」

「當下的我有種莫名的感動,因為一個茄芷袋,居然能讓旅居在外的台灣人感到親切,馬上認出彼此是台灣人,那種故鄉的情感真的很難形容」施大哥說著

而原本已經走進末路的產物,在6年前又重新復活變成了許多人愛用的台灣代表,且因為輕薄便宜又耐用,也成了許多日本遊客來到台灣帶回去的伴手禮

這榮景持續了3年之久,直到施大哥退休後又有了些轉變,畢竟,當時的大家建立起的革命情感,換了一個管理者,還是會有差異~

農村裡的茄芷袋工坊,又慢慢的沒落了,原本因為興盛長年在這裡工作的大姊們突然也沒了收入,開始跟施大哥聊起這件事~

已經退休的施大哥,又再次燃起了對這份事業的責任心,於是又有了現在的茄芷小棧,繼續開發新產品,繼續到處接客製化的商品

畢竟這是他一手經營起來的風潮,自然花的心力會更多,茄芷小棧又再生了,原本失去社區工作的大姐們也一個個回來了,跟著施大哥延續這份事業

這份台灣精神代表的工作,雖然他們都有點年紀,可是衝勁與發想力,都不輸給年輕人,全台灣各地都有他們的客戶,還有許多知名廟宇客製的產品

目前在這裡固定工作的大姊共有2人,還有一位是趕工時的好幫手,加上一位負責裁切茄芷袋原料的大哥,他們幾位就這樣在一間小紅磚屋裡堅持著~

收入甚麼的似乎不是最大的重點,而是那份曾經一起努力過的情感,還有一份對於延續傳統的責任,讓他們日復一日的重複著相同的作業

也讓大家看見農村的可能,誰說住在農村就只能務農,只要有想法,一樣可以做出不一樣的事情,常常說的文創或地方創生,施大哥真的身體力行

茄芷小棧開業又已經過了2年,針車的規律聲響,收音機播送的地方電台台語歌,是小棧裡一成不變的背景音,雖然日常,卻讓台灣精神得以延續

也像是施大哥與他的夥伴們的信念,同樣的事情一直做,就會成為經典

小小的鄉村工坊,有著大大的力量,發掘著鄉村的可能,也呈現了鄉村的生命力,每每看到這些頭髮花白卻還是很努力的大哥大姐們,都覺得很感動

他們都是台灣精神的最佳代表人物^^

茄芷小棧FACEBOOK粉絲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umiler/

發表迴響